close

我很喜歡李碧華寫的小說,其實她的小說很多也都被改編成電影,也就不多說了。僅說我最愛的 霸王別姬。但我的重點不是同性之愛,不是程蝶衣有多美,也不是哥哥演技多精湛,這些都不在我的討論範圍。這些都是大家都知道的,也就不說了。

undefined

 

電影基本上跟小說差不多,小豆子在成為角兒的道路上,吃盡了苦頭,早年戲班子的教育都很可怕的,撐不下來都想逃跑,尋死。小說中,有一個尋死的,有一個老逃跑總是被抓回來的。但是凡是被送進戲班子的,幾乎也是父母養不起,送進戲班子裡看看能不能學出點本事,但絕多都是成了跑龍套。而在戲班子苦苦熬著的年頭,就是盼著能成為獨當一面的角兒。

小豆子受到這個機靈可愛的小石頭多方照顧,這個小石頭小時候機靈聰明可愛,到了成為角兒段小樓的時候,就沒有那樣的機靈聰明,有些過份傲慢,自以為風流起來。小豆子則是小時候生得便是比他人清秀,嗓音也好,一開始始終沒辦法唱成 思凡 中的 我本是女嬌娥,又不是男兒身。 小時候的他很清楚自己是個男兒身,但是卻在種種責打壓迫下,他也不得不真正入戲,雖然有人說小豆子是小時候入戲才唱不成,我倒覺得相反,他把那句思凡唱對了,才是真正入戲。

而小豆子的執著與天分,讓他成了絕美角兒程蝶衣,卻也出不了戲,卻碰上了最動盪,變換最多的時代,硬生生被拔走了翅膀,跌落了人間。也是這個變換,成為中國大陸被禁的原因。這個文化大革命與四人幫的崛起,讓許多人變成真正的文盲,失去了文化。

也許,處在一個經濟起飛,金錢至上的年輕人,本身已經具備有一定程度的文化,就看不出來沒文化有甚麼不好,但是中國大陸的血淚發展史卻是告訴我們,沒文化,的確沒有沒錢難過,但是心靈上的空洞,腦袋中的見識與判斷能力,要花更多時間,更多世代來彌補,甚至於技術研究發展,也需要文化來輔助。而非單獨金錢就可彌補。

題外話了。回到段小樓,與程蝶衣。

當時京劇就有點像是現在的演藝人員,大夥兒沒電視電腦手機這種玩意,就是去酒樓看說書,有錢一點的看京劇。但因為京劇不准女性登場,畢竟女性是不可拋頭露面的,且也怕發生一些風花雪月,所以花旦都是男性飾演,但即使全都是男的,也是一堆風花雪月。五四運動思想解放後,衍生出越劇,可以由女性登台,但常常都是扮演小生。而程蝶衣最出名的,就是虞姬的扮相。段小樓最出名的,便是霸王那驚天一吼,氣勢威猛。段小樓獲得群眾的喜愛,而甜美扮相,唱功又好的程蝶衣是特別獲得某些懂戲,愛戲的高層分子青睞,如青木,袁四爺。兩人一長大便踏入了抗日運動,中日戰爭的時代,一日去照相館就遇到抗議分子,那些年輕樸素的學生便衝著戲子謾罵,說你心中有沒有家有沒有國,還去照甚麼相!

有沒有覺得似曾相識? 所謂學運,一開始都是好的思想,但後面人一多,膽子大了,凡是非我族類就追打喊殺,打著正義的旗幟,完全變成暴民,跟當初他們對抗的敵人無二樣。

但這些紛爭,都對程蝶衣沒有影響,他的心裡,只有戲,跟小樓。

可惜小樓不是專屬於他的,小樓的生命裡多了菊仙。

蝶衣收了小四,把自己的殘影掛在小四身上,可惜,小四並不是他,小四沒有在戲裡面發光發熱,倒在批鬥運動裡面大放異彩了。蝶衣聲嘶力竭的想保小樓,想保住他的戲,又要想法子趕走菊仙,但這三點他都落空了,一點也不剩。他親手結束了戲裡的蝶衣,變成完完全全的平凡人。他執著的細數他與小樓相處的日子,扮戲的日子,少了一年,一日,一小時都不能算。

我們如此專注蝶衣的瘋魔,菊仙何嘗不也是具備著這樣瘋魔的女人。她為了一碗交杯酒,自己給自己贖的身,連鞋也丟了,光著腳跟著小樓這個戲子,拋盡鉛華,為了小樓忍耐著跟蝶衣相處,而隱約中又有許多與蝶衣相似,相互吸引的地方,但即使世間浮沉她都未離開小樓。她只要小樓愛她。她要的就這樣簡單,同樣的執著,同樣的不瘋魔不成活。在大批鬥上,她依然寧死不屈,要跟著小樓,但逼死她的,卻是小樓為著她的心。

只要你愛我。即使要死,我都不怕。但你要拋棄我,我寧可去死。

 

菊仙的結局,真真讓我掉下眼淚。

undefined

 

而一切總會歸於平淡,令人唏噓,然後變成一本流傳後世的小說名著。

裏頭我最不喜歡的是段小樓,他明知,卻又裝不知。 最同情的是菊仙,她只為了你愛我。   最喜愛的自然是程蝶衣,隨著他的扮相跟唱腔,悠遊在京劇的大千世界裡,他註定活在戲裡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彼得潘與多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